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开发建设调研与建议
路南区政协
改造提升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是区委区政府确定2020年必须抓好的“五件大事”之一。为了解开发建设情况,7月份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片区规划设计、征收拆迁、项目导入、土地出让等相关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交大园等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建设情况
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泛指南新道以南、建设路以东、京山铁路以西以北区域,规划面积2570亩。这一片区是唐山城市文明的发祥地,承载着城市百年记忆,因片区内有唐山老火车站、老唐山交通大学遗址而命名。该片区虽然地处中心城区,但因临近1976年大地震震中区域,大多是震后复建的第一代简易住房和破旧工业厂房、门店,40多年没有大变化,曾经商贸发达、人流集聚繁商区域失去了发展动力、产业活力、人居魅力,慢慢变得破旧萧条,被人遗忘,成了城市的“疮疤”。随着南湖生态风景区的建设,为加速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2015年启动该区域的提升改造,2019年被列为全市八个城市建设重点功能片区之一。因该区域坐落南湖东岸,毗邻南湖“城市会客厅”,自然禀赋良好,文化特色明显,记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城市记忆,片区内分布着众多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轨迹和近代文明的工业遗存。市政府确定把这一区域打造成“唐山文脉传承地”,按照以文旅产业为引领、教育产业为核心、时尚产业为特色、品质生活服务业为配套的思路,着力打造唐山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休闲旅游区和产城景融合示范区。前期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征收搬迁,攻坚克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确定交大教育、铁路文化、时尚艺术为片区发展定位;对老交大和老唐山站进行复建、保护、开发利用,结合旅游、教育、科研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以打造特色街区、洋房,开展特色旅游为内容延伸文脉利用价值。片区详规及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获省市有关部门批准。二是征收搬迁有新进展。坚持多措并举推进片区土地整理,今年以来已累计签约非住宅92户、拆除69户,已有747亩土地进入出让程序。三是项目载入已经起步。占地198亩的交大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交大学校、西南交大研究生院和交大酒店项目将进驻交大园,其中研究生院项目进驻后招生人数从之前的每年200人将增加到每年600人。
二、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整理亟待提速。2015年片区启动拆迁,至今整个区域仍然没有达到拆迁户清零。拆迁任务无法按计划推进造成了片区开发建设整体工作的迟滞,有的影响了土地的招拍挂,项目无法进入;有的使项目无法全面开工建设;有的妨碍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计划今年3月底前完成的征拆任务,仍有3户非住宅未征收、5户未拆除;计划10月底前完成的征拆任务还有一半以上没有完成。
(二)项目引入需要加强。项目是支撑片区开发建设的根本,但就目前来看,项目引入并不十分理想,整个片区仅有交大园项目落地;交大学校、交大研究生院和交大酒店项目仍处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阶段;处在洽谈对接阶段的仅黄冈中学项目,片区项目总量为数不多。
三、几点建议
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应对疫情冲击、稳增长抗下行的重要抓手,是做大城市规模、做精城市品质、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心城区功能蝶变、能级蝶变、形象蝶变的紧迫任务,对于路南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机遇难得。为此,委员们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从战略高度提高认识。风景资源不仅是城市后花园、会客厅,更是未来创新经济发展的集聚区。现阶段启动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改造,是政治责任所需、经济后劲所在、民生福址所系,必须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谋划推动,以重大片区开发建设引领提升城市能级,支撑推动整个东南片区改造提升进程,使之成为路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委员们建议把南湖东岸(建设路以东、南新道以南、复兴路以西、南湖大道以北)的改造提升作为全区发展战略,列入“十四五”规划,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分块推进。研究制定《湖东片区开发建设五年规划》,把已经启动的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作为湖东片区开发建设示范区先试先行,提标提速,让“城市会客厅”、“文脉传承地”、“产城互促发展示范区”成为路南发展新亮点,实现从“边缘”到“核心”的美丽蜕变。
(二)优化功能布局,从全局角度统筹提升。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高标准成片规划,要以全局视野定位,准确把握区位优势和功能作用,贯彻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原则,使其既成为“唐山文脉传承地”又成为南湖东岸的精品生活区。要统筹好公共配套和业态植入,高标准布点好学校、医院、公园等民生项目;同步考虑布局好居住及商务、酒店等城市新兴业态,规划建设集金融商务、高端居住为一体的商务中心区,增强片区虹吸效应。改变以往小片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不足的弊端,把这一片区打造成“后来居上”的全新城区。
(三)找准发展定位,从效益维度考量谋划。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的发展定位是“文脉传承地”,在充分挖掘老交大、老唐山站、京山铁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围绕交大文化、铁路文化塑造品牌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文化商务和物贸经济双轮驱动,增强效益理念,做到持续发展。吸取已有项目如文化创意园、风情小镇、南湖影视基地和南湖美食广场等建成即闲置、微利的教训。力求把这一片区打造成城市配套、城市面貌、文化气息、产业布局、效益产出“最美最好”的城市新空间。依托与西南交大共同建设规模600人的研究生院及老交大文脉传承这个核心和南湖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区域文旅、餐饮、商贸、人居的拉动效应,撬动起全区发展空间、人口人才、城市活力的多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