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的建议
王华
我国老年人在60岁以后的生活中,60%至80%的时间是带病生存。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失能和半失能人口增速快,养老、护理、医疗需求叠加在一起。看病的地方养不了老,养老的地方看不了病。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之间不断往返。医养结合涉及每一个家庭,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新旧动能转换可以依靠的新兴产业。
路南区是城市中心区,承载着更多的城市社会服务职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整合资源,在医养结合上提早布局,精准发力,打造高端化、规模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千家万户解困。
一、形成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需要护理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而是全体老年人。“医”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养”则主要指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照护服务、心理服务、文化服务等。可以说,医养结合是破解养老难、看病难的有效途径,真正事关每一个家庭。医养结合对于需要中长期治疗的老年人说,更多地意味着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结合,偏重于“医”;对于生活能够自理、治疗要求并不迫切的老年人说,医养结合则意味着更好的生活质量,偏重于“养”和“防”。医养结合的跨界整合需求和能力十分强大。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模式的不断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也应在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做探索,建设一支专业一流、口碑俱佳的专业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管理服务全覆盖。
二、建设高标准示范医养结合综合养老院,打造我区医疗康养高地
建议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考虑消费需求差异和水准,建设规划一座3F高、中、低档次居家生活起居式及公寓式的综合养老院,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可容纳约1000床,打造集养老、娱乐、农耕休闲、教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养老院。
建议支持优质社会资本举办高端、个性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政府应无偿提供土地等资源给与保障支持。
三、规划建设示范医养结合综合养老院,建议选择紧邻中心区,环境优雅,交通便利,适宜养老的场地,以增强环境吸引力。在承办机构上注意选择具有丰富医疗、养老经验,社会责任感强,且社会资源丰厚的单位,以增强支撑能力,保证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