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发挥好重点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路南高质量发展,按照区政协年度工作安排,于8月下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全区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城南经济开发区、创新小镇、新体育中心的相关项目进展情况。现将视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盯着项目干、围着项目转,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平稳。今年1-8月份,全区新开工项目16个,新竣工项目9个,新签约项目5个,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3亿元,同比增长1.9%。
(一)统筹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为确保2018年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区委区政府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突破年”,建立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项目推进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分包责任制度。实施区四大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明确项目建设年度目标、序时进度,落实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以责任落实推动项目建设。每月召开专题会议调度重点项目,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联席会议,通报项目动态、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出具务实解决问题的会议纪要,确保项目快速实施。二是建立项目预审制度。对拟入区项目在项目的可行性、合法性、投资强度、经济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建设条件、安全评估等方面进行预审,审查其是否符合入驻条件。对符合入驻条件的项目,启动项目手续的办理流程。三是建立项目督查考核制度。由区委政府督察部门牵头制订项目专项督查和考核办法,把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成效作为各项目联系单位的重要工作目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
(二)强化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一是全力推进城南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征收搬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个村庄的征收搬迁工作,平整土地5000余亩,整理可利用建设用地2000亩,年内园区实现“七通一平”。二是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瞄准三年棚户区清零目标,今年完成4442套保障房建设,按照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规划、最好的建设、最好的配套原则,最大程度为民谋利。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采用PPP模式引入荣盛集团对城南经济开发区的稻齐路等7条道路进行集中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开发区起步区内土地整理、污水处理厂、配套电力工程和景观美化等基础配套项目建设。
(三)强化协调优质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精简审批程序,大力推行阳光政务,自觉规范行为,公开办事程序,以优质服务化解投资需求衰退、项目建设趋缓等不利态势。相关职能部门派专人进驻项目建设现场,项目所在乡镇街道成立专门班子保障建设环境,杜绝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检查现象发生。加强与市环保部门的协调,帮助项目单位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时段争取施工许可,对进度缓慢、问题突出的项目进行案例剖析,对干扰施工秩序的人和事进行媒体曝光,接受全社会监督,努力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目前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
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户项目数量太少、体量太小。虽然全区都在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但真正落地的项目不多。今年纳入省、市重点项目仅有7个,较去年、前年分别减少10个和9个。目前全区41个前期谋划项目有17个没有进展,今年新签约的5个项目仅河工大智能机器人1个开工,城南经济开发区产业板块新项目招引起色还不大,重点推进的3个项目只有1个落地。
(二)重大战略性项目严重偏少。引进的项目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的问题突出。多是投资较大的房地产项目和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项目,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的重大战略项目寥寥无几。31个在建项目中,房地产项目数量占58%,投资额占66%,4个计划投资在2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为房地产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中近一半为商住开发项目。全区仅有的10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5个已经落空,1个竣工不久即已停工。
(三)部分建成项目质效不高。一是项目闲置资源较多。全区已建成的24栋楼宇闲置面积达27.5万平方米;在建项目中,路南医院、义乌商贸城、中唐O2O、宏冶抽油机等项目多年圈而不建或建而不成;侯边庄产业聚集区入驻的10家工业企业有一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春兴薄板占地530亩,自建成以来始终未能正常运营。二是财税贡献率不高。2015至2017年三年竣工的75个项目,项目企业累计纳税9.08亿元,仅占三年全区税收总额的6.75%。
(四)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从视察看,有的项目推进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项目的编制、包装、设计、地勘等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立项、规划、选址、可研、财评、招投标等),有的项目底细不清,往往是先定项目,再回头包装完善资料,甚至部分项目审批要件都不齐备,只能长期停留在基础施工阶段,迟迟不能进入主体施工。由于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致使一些项目开而未建或没有开工即已落空。仅以2017、2018两年参加全市集中开工的项目为例,按理说这些项目应该前期准备都比较充分,2017年集中开工的29个项目有5个至今仍未动工,1个取消了建设计划;2018年已集中开工的22个项目还有6个没有实际动工;南新道两侧的唐山凯斯乐国际大酒店、中山置业广场、南湖后街文化商业基地等10余个项目受规划退线影响或将无法实施。
三、加快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任重道远,需要高起点谋划,大力度招商,快进度建设,破难题推进。
(一)规划引领,高标准谋篇布局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把项目放在整体布局中进行谋划,切实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对接全市“一港双城”发展布局,围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现代化城市主导产业,做好新一轮产业规划编制。二是编制好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创新引领区”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三是谋划和实施全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
(二)精准招商,促进招商专案落地。招商引资工作是路南谋求发展永恒的主题,需要时刻绷紧招商引资这根弦,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在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的前提下,坚持招商定位要高,对招商专案进行科学论证、合理筛选。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研究补助、入股、贴息等方式,制定招商引资的新策略、新政策。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矩阵式招商工作机制,领导挂帅组建招商团队,分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相对优势招商和园区选商招商,精心谋划项目,精选目标企业,坚持不懈地走出去、请进来,形成浓厚的抓招商、抓项目氛围。立足于完善主导产业链和培育产业集群,更加注重投资强度、建设周期、亩均贡献等重点要素,着力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项目,为全区经济发展集聚更加强劲的动力和后劲。
(三)勇于担当,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面对全区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压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增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感,大力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大改善,着力破解全区重点项目建设难题,更大力度解决要素保障不够、重点项目不足、抓项目建设氛围不浓等问题。形成全力支持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合力,特别是服务项目建设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审批程序。牢固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项目见高低的导向,坚定不移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把有效投资作为主抓手,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在全区上下凝聚形成创新创业强大合力。
(四)积极谋划,做好来年项目储备。在抓好现有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明年重特大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确定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且符合我区实际的好项目,增强重点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功率,避免因项目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损失、时间流失和机遇丧失。要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强势推进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切实做到“在建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