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和走访调研中,我发现我区的基础教育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区各地中、小学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虽有了提高,却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区新建小区小学的配套建设面积确远远不足,有的全部出售住宅没有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数量合并的合并取消的取消,缩水了不少,无学校的生源都划入周边原有学校,增加了学校压力。近几年二胎及外来务工人员人员也在逐年增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班容量越来越大。学校配套设施虽有更新但不能满足需求。
几点建议:
一、多建学校减轻教育压力,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班容量太大教师关注不到位,不适合孩子长远发展。
大班额危害:
1、由于学生多,教师不能每个学生都关注到位,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班额大空气混浊、冬天不能长期通风,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一旦遇到传染病暴发,后果不堪设想。
2、班额大,学生多,教师往往因工作负担重、精力有限,影响设计作业、批改作业,抽不出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也减少学生在课堂上锻炼、展示自己的人均机会,对学生补缺补差不到位,造成整体教学水平下降,难以很好实施新课改。
3、班额过大,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学生活动空间相当有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课间操分批进行;为避免放学拥挤伤人事件发生,各年级还得分时间段放学。
解决建议:
1、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适度超前配置教育资源。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学校。
2、规范择校行为,严格学籍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择校”带来的“大班额”问题。
3、落实政府责任,加强对控制“大班额”工作的领导和督导评估。
4、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班额管理标准化工作与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一起抓。
二、对教育增加投入,改善校园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
三、为教师减负,增加班主任费,减少无关教育的琐事,充实师资队伍。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专家李镇西在公号“镇西茶馆”上发布了《关于“减少教师非教学工作”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报告显示:“占用教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非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用于教学及相关准备的时间在整个工作时间中占比不足1/4,剩下的3/4是更为耗时耗力的非教学任务。”报告提出,稳定教师队伍,除了“加薪”(提高工资水平),还要“减负”(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期待教育回归本源,让教师安安静地教好书。
四、安全无小事,学校门口主要路段设置斑马线,减速带,上下学高峰要有交警值勤,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