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给儿科带来了很大麻烦,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人满为患,挂号、排队、看病、检查化验等上2、3个小时是常事儿,本来儿科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尚未解决,医务人员超负荷运转又累倒、病倒一批,有些医院贴出了停诊的通知。由于给儿童看病难度大,风险高,纠纷多,收入低,一些基层医院及社区诊所都不给儿童看病,造成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就诊,医疗资源不能合理的调配。如何提升儿科服务能力,解决儿童就医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
1、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下成立儿科医联体,医联体通过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双向转诊等措施,真正实现医疗资源下沉。通过提高加盟医联体机构的医疗质量、强化诊疗标准逐步改进老百姓对基层医院的信任程度,让大家都能放心的把孩子带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首诊,疏散大医院病人就诊压力。比如常规的呼吸道、胃肠道疾病,是完全可以由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解决的。定期组织基层医生培训,强化学习诊疗规范,学习儿童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做到医联体机构内诊治疾病有统一的临床路径。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基层医院会诊、查房,传授经验,也可以开展远程会诊,解决医疗疑难问题。
2、提高儿科医务人员的待遇,儿科医生普遍具有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重等特点,加上长期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待遇与其职业特点不相符,成为儿科医务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从政府财政给儿科扶持政策,给儿科医务人员一定的补贴,高薪吸引优秀医学生从事儿科职业,稳定儿科医生队伍,防止医生资源流失。
3、鼓励民营医院及个体开办儿科诊所,尤其是在学校、社区附近,方便儿童就医,缓解目前医院儿科的就诊压力和看病太过于集中的问题。鼓励公立医院儿科医生多点执业,在技术上给予支持。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在审批程序上给予提供方便。
4、增加全科医生供应,一些儿童常见病在社区医院解决,严重复杂疾病转到大医院,做好辖区内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可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堂,普及儿童防病小常识,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