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政府为民办好10件实事
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2017年度区政府承诺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的落实情况,近日,区政协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10件实事的进展情况
截止2017年12月底,区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10件实事大多数已经完成,还有四方面内容有待推进。
(一)完成事项情况
1、创业就业工程:74名个体经营者获得660.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全年新增就业9789人,再就业31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零就业家庭已动态清零。
2、基础设施建设:分别投资520万元、62.4万元、29.75万元,对范董线、文化北后街、复兴桥西辅路翻修改造;投资33.6万元,对长城园、文北园,建国南里小区、光明路(新华道至南新道段)东侧、文化南北街(胜利路至地道桥段)进行绿化提升;投资22.1万元,对杨柳西、双桥楼南、宋南平房14排、建国南4座水厕开展大修。
3、文体教育:投资925万元,实施唐山五中、路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塑胶操场改造;投资104万元,对稻地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刘唐保幼儿园、边庄子小学附属西大幼儿园进行硬化绿化;“电影下乡”活动放映672场;新装体育健身路径2条,新建笼式足球场1个、笼式老年门球场1个。
4、食品安全:对2691家食品生产销售经营单位和894家餐饮单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对3家集中交易市场进行整治提升,7家食品经营单位获得“唐山市第四批食品安全诚信示范单位”称号。458家餐饮单位被下达整改意见书并整改到位。完成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抽检795批次,其中蔬菜、水果、鲜蛋、鲜肉、水产品较高风险等级农产品完成抽样检测489批次。
5、高龄补贴: 2017年按照全区60-84周岁低保老人补贴为600元/人/年;85-89周岁老人1000元/人/年;90-99周岁老人1200元/人/年;100周岁以上老人3600元/人/年;稻地镇80-84周岁老人600元/人/年,共向4703名老人发放补贴409.5万元。
6、慈善救助:区财政补贴101万元,开展慈善购物活动4次,受惠群众1866户;预算投资100万元,对10户危房户进行了翻修改造。
7、社区消防:投资120万元建设23个老旧社区微型消防站,购置1840件消防器材,开展社区消防安全培训。
8、应急救援教育:升级体验教室,开展应急教育接待31批次,开展“红十字安全训练营”活动4场;发放家用急救箱1261个、急救包36个 。
(二)正在推进及未完成事项
1、低保提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550元/人/月提高到605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3912元/人/年提高到4308元/人/年,因等待市财政局、市民政局下达文件后方可执行,预计2018年1月份提标资金发放到位。
2、便民服务:稻地镇便民服务大厅预计投入67万元,目前主体架构已经完成,完成工程量的35%,预计2018年4月初竣工;女织寨乡便民服务大厅预计投入42.6万元,目前扩建地基已完成,完成工程量的20%,预计2018年3月底竣工。
3、慈善救助:预计投入1.6万元,对77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保洁服务。目前,自主采购已经完成,保洁公司已经确定,待春节前提供服务。
4、旱桥路翻修改造:12月27日完成招投标。目前已办理断交手续,主体工程没有开工,预计2018年5月份竣工。
二、几点建议
1、加强公开公示,提高实事工程透明度。目前10件实事的遴选主要是“部门报、政府批”,建议在实事征集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准民生需求导向,多把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纳入实事办理内容,最大限度地寻找政府立项与群众意愿的最佳契合点,力求实事工程真正体现民意。在实事办理过程中,应定时公示办理进度,促进社会对实事办理速度与质量的监督;对实事的办理结果不仅要通过网络加大宣传,还应加强在基层社区范围内的公开公示,提高群众对实事的感知度与参与度。
2、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确保项目工程进度。因手续办理及资金落实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个别工程项目启动较晚,进度延缓。如:旱桥路11月27日开始招标,12月27日完成中标;女织寨乡便民服务大厅12月20日开始施工;稻地镇便民服务大厅11月27日开始施工,以上三个项目都是因年末才组织实施,导致年内不能完工。建议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十件实事确定之初,要提前摸清问题和困难,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加大协调督导力度,确保每件实事按进度落实。
3、打造实事精品,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实事工程不应年年雷同或以拘泥于部门的日常工作为主,应体现出每年的特色,每年至少打造1至2件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精品工程,切实提高群众对实事工程的认可度,以实绩实效取信于民、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