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市委    唐山市政府    唐山市政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 政协提案 | 政协会议 | 参政议政 | 政务公开 | 委员风采 | 《路南政协》 | 规章制度 | 通知通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参政议政  站内搜索:    
 
栏目分类  
  党派知识
  参政议政
最热内容  
 11.20 路南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专题视…
 01.03 关于2019年区政府为民办好十件…
 01.03 关于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09.25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
 09.25 关于教育资源优化提升情况的调…
 07.07 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调…
 10.18 关于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01.03 打造路南医疗康养高地的调查与…
 01.03 关于2019年重点项目情况的视察…
 04.13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
 
关于提升路南首位度的调查报告
发表日期:2018.01.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929 【字体:

 

 

关于提升路南首位度的调查报告

 

路南作为中心城区,其物质基础、城市功能、资源禀赋、人文底蕴都具有明显优势,有较高的产业支撑度和社会集聚度,也理应提升发展首位度。对于中心城市来说,要提升首位度,必须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能级,也要加强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的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城区。为了解路南在全市“六区”所处位置,近期,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区政协围绕“提升城区首位度”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学习相关理论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发改、统计、商务、工信等部门了解情况,调取了市区统计年报,分析我区在经济运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

 

 

的位次排名,重点与路北、开平、丰南、丰润、古冶五区之间进行横向比位(以下统称六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首位度现状分析

城市首位度理论最先提出是城市之间人口规模之比。随着理论不断完善发展,已从原来的人口规模比较为主,逐步延伸到区域发展领域、以经济指标比较为主,侧重城市指数分析。为便于直观了解,本次调研重点通过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综合衡量我区在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进程中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

(一)经济运行方面

区域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2016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9亿元,比路北少19%,总量六区第末,增速第1;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产值1.05亿元,三年增长0.29亿元,路北0.86亿元,单位面积产值高于路北。世园会结束后,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市比较靠后,六区一直垫底。财政收入、国税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平稳运行,在六区处于中上游水平,增速保持领先。经济总量小、增速快是目前我区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

 

 

 

2016年完成及排位

20171-9月份完成及排位

指标

名称

总量

亿元

全市排位

增速%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总量

亿元

全市排位

增速%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地区生产总值

122.9

14

6

7.5

2

1

99.7

16

6

6.5

9

1

固定资产投资

131.5

14

6

-26.6

14

6

97.4

15

6

-18.6

18

5

一般预算收入

19.6

6

4

14.4

7

2

16.6

6

4

8.2

10

2

国税

收入

29.4

5

3

64.9

3

1

32.9

5

3

68.2

8

2

地税

收入

18

4

2

0.9

1

1

10.5

6

4

-33.5

18

6


















(二)产业效益方面

产业发展质量反映一个城市产业结构、运行质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领先水平。我区是传统繁商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比重接近80%,无可置疑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在六区比较,我区三产增加值排位相对居后,第三产业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2016年完成及排位

20171-9月份完成及排位

指标

名称

总量

亿元

全市排位

增速%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总量

亿元

全市排位

增速%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第三产业增加值

97.5

12

4

8.1

3

1

79

12

4

8.8

7

2

第二产业增加值

21.3

/

/

9.2

/

/

18.6

/

/

6.2

/

/

第一产业增加值

4.1

/

/

-13.2

/

/

2.2

/

/

-39.7

/

/

三次

产业比

3.4:17.3:79.3

2.2:18.6:79.2

(三)项目建设方面

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反映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由于发展空间受限,与世园会期间的“加速期”相比,近两年我区项目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在六区比较,我区新开工、竣工项目较少,项目规模小、落地率低,导致项目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今年1-9月份,我区新开工、竣工项目比路北少241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少63个。

2016年新开工和新竣工项目数量(统计局入统)

名称

开工

全市排位

亿元以上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竣工

全市排位

亿元以上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路南区

14

18

6

4

18

6

29

16

6

23

13

5

路北区

173

6

2

43

7

1

162

7

1

34

8

2

20171-9月份新开工和新竣工项目数量(统计局入统)

名称

开工

全市排位

亿元以上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竣工

全市排位

亿元以上

全市排位

六区排位

路南区

37

16

6

16

16

6

29

16

6

8

17

6

路北区

155

6

2

42

8

2

152

6

3

45

4

1

()招商引资方面

2015年以来,路北区先后引进了恒大集团、上海绿地、中海石油等多家知名企业,以深创投为代表的六大类新型金融业态入驻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保险成为路北的主要业态。相比较而言,我区引进的企业和项目规模和质量还有差距,缺乏一批叫的响、影响力大的战略投资伙伴,引进业态大多以商业、房地产项目为主,聚集效应并不明显。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2016年我区直接利用外资2011万美元,下降55.4%,六区垫底;今年1-9月份完成5062万美元,增长153.1%,六区排名第2,招商引资工作有所好转。

(五)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

2016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017元,增长8.7%,路北为36378元,增长8.5%,两区差别不大。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4元,增长8.5%,路北为17515元,增长8.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处于全市前列。

(六)其他方面

房地产“处遗”工作,省挂账督办项目共21个,目前各项目瓶颈问题均已解决。“一区三边”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截止目前新增摸排面积3.9万米,拆进度的76.92%、市本级第6,省台帐完成拆除100%、市本级排名第2。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引进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10项,均超额完成市达任务,全市排名第二。平安路南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圆满完成了省级综治中心建设示范区试点建设任务,综治考评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综上分析,路南作为城市中心区,在经济总量、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排位并不领先,特别是与路北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二、问题和差距

城区首位度不高,集聚要素资源能力不强,经济带动性不足是长期以来影响路南经济提质增效的突出问题。

(一)发展空间小、经济总量少。地域狭小、发展空间受限,制约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扩张。目前,我区辖区面积117.4平方公里,含稻地镇扩融50.25平方公里,南湖中央生态公园28平方公里。由于南湖区域可开发空间不多,再加上地震断裂带影响,城区扩融之前,辖区面积约为路北的1/32014年稻地镇划归路南以后,辖区面积增长了74.8%,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 %;路北辖区面积增长46.8%,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受人口规模、城区面积、发展空间等影响,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比较靠后、六区一直垫底。

(二)主导产业竞争力弱。我区第三产业优势主要来源于历史积淀,优势行业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仓储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特别是随着市政府“支持路南建成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的定位,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一是主导产业实力弱。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企业41家,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路北规模以上服务企业100家,营业收入64.3亿元,辖区面积是我区的1.5倍(扩融后),而服务业总收入是我区的4倍之多。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小。目前全区73家入统服务业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30家,仅占41%,且四成以上处于亏损状态;8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节能环保、生产性辅助服务收入不足10%,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低位运行。三是重点区域产业支撑尚未见效,城南经济区和南湖隆起带的聚集、拉动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后劲不足。一是项目工作乏力。2015-2017年项目储备呈现递减之势,三年来谋划项目下降44%,落地项目下降11.5%,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比较严重。二是骨干支撑项目少。1-9月份,我区亿元以上新开项目16个、新竣工项目8个(市统计局入统),全市倒数第1(不含芦台、汉沽、高新)。三是项目落地率低。截至9月底,全区95个重点项目中,实际开工22个,占23.16%,竣工16个,占16.84%

(四)发展理念有待创新。主城区首位度的提升,除自身强大外,还应体现为基层领导干部的引领带动能力,体现在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上。调研发现,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小码头”思想严重,对产业强区的认识不够,发展理念较为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首位度的提升。此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资金、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争夺相对落后,以至于出现由过去“引得进、留不住”到目前“难引进、难留住”的招商格局。

三、意见建议

提升城区首位度要突出高端高效,重点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优化环境等方面积极发力。

(一)加快老城复兴与城南兴起步伐。发挥两个平台的作用,使城南经济区和环湖产业隆起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引擎。一是做强城南经济开发区。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打造一个新兴产业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重点抓好城市和产业板块设计开发、项目招商工作,利用省级开发区的影响力,争取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实现极地经济腾飞,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副中心。二是推进环南湖隆起带建设。借力南湖中央商务区,统筹谋划南湖周边功能衔接和产业配套,整合南新道、学院路可用资源,扩大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拓展南湖CBD的辐射拉动作用,实现与城南经济区产业互补、错位发展。

(二)坚持“项目为王、创新为本”理念。以高端要素配置为取向,着力提升项目品质、规模和质量。一是强化项目支撑。坚持“存量崛起”与“增量变革”并举,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旅游开发、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谋划战略支撑项目,使骨干项目、拳头项目有所突破。二是加快创新驱动。以现代物流聚集区为核心,探索“一区多园”发展路径,提升协同创新效率,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经济发展;提高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互联网+、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发展运用,培育更多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强区。贯彻产业强区战略,推进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创新型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城南经济区和南湖中央CBD集聚,围绕培育“五大增长点”、优化“三大发展空间”,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形成产业集聚和梯度效应。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强化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通过龙头项目补齐新的产业链。三是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传统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两大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打造“协作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优化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把环境建设作为“城市之根”,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高城市经济的软实力。要创新理念,树立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不能执行就是最大无能的意识,着力解决决策与执行脱节、部署与落实脱节等问题。要优化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重新构建政务环境新秩序,探索行政审批联动模式,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单个协调、集中研究,形成“窗口为办事人服务、后方为窗口服务”的良好机制。要强化管理,切实减轻项目业主负担,排除项目建设的各种干扰,切实做到“指导不指挥、支持不干预、服务不索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路南区委员会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tslnzx.gov.cn

冀ICP备12013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