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湖产业隆起带推进情况的调研与建议
路南坐拥南湖核心区域,后世园时代环湖经济带已成为我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今年初,区政府把南湖产业隆起带建设写进工作报告,围绕产城融合、激活发展动能、优化环境等确定了环湖产业发展目标。为了解推进情况,8月份,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部分产业项目,到南湖管委会和相关街道、区直部门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湖产业带推进基本情况
环湖产业隆起带是指南湖周边东、西、北“U”型产业带,南湖以南区域属于城南经济区范围,不在本次调研之列。近两年来,随着南湖开发建设和世园会举办,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以产业强区为主题,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环湖产业隆起带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以会展经济为标志的西部产业带开始显效。以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包括图书馆、档案馆、群艺馆、工人文化宫等组成的文化产业群以及唐百金地购物中心、妇幼医院、铂尔曼酒店等相继落成,形成了商务、医疗、会展等多功能商业业态。会展业初露端倪,先后承办了中东欧地方领导人峰会、拉美企业家峰会、金鸡百花电影节等30多场综合展会,吸引200万人参观,已经成为唐山会展经济新高地。
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东部产业带初具规模。以南湖美食广场、南湖国际医院、1970影视基地、唐山风情小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展示与现代服务业项目,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新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显现。美食广场已成为汇聚中高端休闲、娱乐、餐饮等商业业态为一体的地标性商业。
三是以中央CBD为标志的北部产业带已经启动。市政府将在南新道以南、卫国路以东、建设路以西区域打造集商业、文化、娱乐、旅游配套等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华岩路以东、新华道以南、文化路以西被列入更新改造计划,南湖公园1号门北侧、丹凤路西侧将建成多功能奥体中心,新华联国花园、恒和广场、南湖后街等一批项目将启动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隆起带产业支撑较弱。严格意义上说,这一区域的产业布局还只是“点”,未完全形成“带”状,会展和服务业主要在学院南路、建设南路中部地段,其它区域产业集聚度低、呈零散状分布。据统计,南湖区域未出让土地1387亩,而现有产业项目占地约900亩,产业空间覆盖率仅39.4%,虽然发展空间大,但没规划面积多。从产业效益分析,西部会展业态占地约400亩,去年南湖会展中心实现收入2400万元;东部服务业业态占地约500亩,去年实现收入约8500万元,90%以上靠东来顺、鸿宴、全聚德、江苏饭店四家餐饮业支撑;南湖公园北部因谋划项目居多效益不明显,各功能区产业发展质量存在一定差异。从发展趋势比较,市政府对南湖区域功能定位是打造集商业、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配套和总部经济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我区现有以服务业、会展经济为主的产业布局与市规划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规划品质有待提升。环湖产业隆起带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还比较模糊,有“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同一产业在各区域“遍地开花”的现象比较普遍,以餐饮、娱乐为例,各功能区不同程度地交叉定位,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杂现象。
(三)项目推进迟滞。南湖区域存量土地1752亩,其中未出让地块1387亩,占79.2%,已出让未建成地块365亩,占20.8%,1/5的存量土地“圈而未建”,征地项目建成率不高,目前只有新华联国花园项目开工在建,水曹铁路总部商业项目、瑞昊居住项目、凯斯乐大酒店等多个重点项目进展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受资金及土地规划等后期手续影响,急需跟进。此外,南湖外围停工项目5个,分别是人民大厦、兰亭乐府、小白楼区域改造、唐山御园、东成世嘉;征收无进展项目3个,分别是新刘庄区域改造、中山置业广场、世博三期。
(四)现有产业品质不高。在产业带推进中,还多多少少地存有“求多求快”、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效应的浮躁心理,缺乏持续发展产业的耐心和定力。在招商引资、吸引产业方面存在盲目追求数量,“捡到篮子就是菜”的现象,忽视上下游企业配套、产业链拉长以及产业项目的质量和效益。近几年,尽管环湖产业带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存在总量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少、品牌影响力小等问题。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层次和价值链的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对核心技术和价值链的整体控制,财税贡献小。
三、意见建议
(一)树立长远战略,强化产业主导。一是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切实纠正产业发展中的认识偏差,即“重空间规划轻产业规划,重数量轻质量效益,重引进轻培育,重硬环境轻软环境,重以会议文件部署工作轻主动服务解决问题,重外延式发展轻内涵转型升级”等片面认识。二是要牢固树立产业发展的三个观念。即把产业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把产业发展作为区级考核的重点;把产业发展作为培养人才、选拔任用干部的主战场,以产业发展论英雄。
(二)拉长产业链,增强集聚效应。环湖隆起带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拉长产业链,实现关联企业集聚集中是特色产业带发展的根本途径。一要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本着“扶植企业而不是产业”的原则,大力扶植龙头企业,并使之成为环湖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进而推动产业带真正“隆起”。二要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加快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聚协同效应。
(三)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规划品质。要从整体上考虑环湖产业带发展布局。在规划方面,突出与中央商务区的融入衔接,进一步整合新华道、建设路、南新道沿线资源,以核心区为中心轴,形成“一轴多带”的产业格局,放大商务区对隆起带的拉动效应;在确定总体功能定位的同时,做好分区规划,对商务板块、会展板块、更新改造板块同步考虑分区规划和周边配套,带动新刘庄、老交大等重点区域改造。在产业布局方面,突出主导产业定位发展,配套产业错位发展,做大做强南新道-新岳路产业集群,形成辅射带动作用;突出各功能区规划特色,重点推进南湖公园北部商务隆起带建设,把老交大作为产业延伸的预留空间,谋划东南部新兴商务区,多层面谋求产业承接平台。
(四)坚持项目为王,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隆起带建设的重要载体,放大产业及其服务功能,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一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研究区位优势,准确把握产业政策,重点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旅游开发、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谋划战略支撑项目,避免重复建设。二是督导未开工项目。对申报、立项项目摸底排查,对未开工项目明确责任,倒排工期,督导尽早施工;对征收未建项目,分析形势,协助转型,促进项目落地见效。三是做好项目攻坚工作。对征收无进展项目,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做好攻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