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市委    唐山市政府    唐山市政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 政协提案 | 政协会议 | 参政议政 | 政务公开 | 委员风采 | 《路南政协》 | 规章制度 | 通知通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参政议政  站内搜索:    
 
栏目分类  
  党派知识
  参政议政
最热内容  
 11.20 路南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专题视…
 01.03 关于2019年区政府为民办好十件…
 01.03 关于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09.25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
 09.25 关于教育资源优化提升情况的调…
 07.07 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调…
 10.18 关于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01.03 打造路南医疗康养高地的调查与…
 01.03 关于2019年重点项目情况的视察…
 04.13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
 
关于路南区传统商贸市场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表日期:2014.06.24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164 【字体:

 

关于路南区传统商贸市场发展情况的

调 查 报 告

 

路南区是唐山的传统繁商区,商贸市场是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优势,推陈出新,加快商贸市场项目建设,是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新课题。为此区政协组织相关委员围绕传统商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有各类传统商贸市场48个,其中专业市场22个,标准化菜市场15个,小区市场11个。共有摊位11300个,经营户数10543户,从业人员27783人。2013年,实现市场成交额327.7亿元(其中专业市场322.6亿元;标准化菜市场1.9亿元;小区市场3.2亿元),同比增长12.46%实现税收9400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全区逐步形成了四个市场群,包括两个生活资料市场群:即以荷花坑、小山、建国路区域为主的蔬菜、服装、百货消费品市场和以渤海市场为主的日用品消费市场;两个生产资料市场群:即以唐柏路、复兴路区域为主的汽车、陶瓷、钢材、五交化、旧物交易市场和以南新道区域为主的装饰材料市场。市场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个:即荷花坑市场、小山服装批发市场、吉祥实业(集团)公司钢材交易市场和吉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占地505亩,经营面积14.47万平方米。2013年完成市场成交额91.24亿元,实现税收3287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区没有市场发展整体规划,市场的发展及布局缺乏宏观指导。一是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市场在建设时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及周边同类竞争因素,使市场作用难以发挥,形成闲置。截止2013年底,全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菜市场15家(政府投资建设2家,个人投资建设13家),总建筑面积39447平方米,其中有5家入驻率不足50%,有5家完全闲置,闲置面积共计19935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51%。立新西楼市场与宏兴标准化菜市场处同一社区,距离不足百米,又紧邻(坐落)赵庄渤海早市,自2012年建成至今立新西楼市场完全闲置。另有毗邻荷花坑市场建设的2个菜市场:文北西楼标准化菜市场自2012年建成至今空置率达50%,爱国楼标准化菜市场自建成起完全闲置。二是存在重复建设。近年来区内部分行业同类市场开发建设过快,加剧了同业竞争,出现了“吃不饱,装不满”现象。仅五金专业市场全区有3家(国际五金城、北方五金建材世界和文北五交化市场),唐山国际五金城和北方五金建材世界自2012年招商至今空置率均达50%,其中唐山国际五金城闲置摊位600个,闲置面积18.5万平方米。

(二)现代流通业态发展缓慢

目前,我区现代流通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经营业态仍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商贸市场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传统市场基础设施配套落后;老市场与新市场、新市场与新市场之间功能雷同,业态相似,传统的马路市场未取缔,新市场难以培育;部分市场缺乏市场经营主体,或者经营主体精细化管理不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中介咨询、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发展缓慢,电子商务还未起步;经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现代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商贸市场的发展。

(三)硬件设施比较陈旧

    目前全区有近1/3市场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形成时间较长,硬件设施不同程度存在陈旧老化、功能不全等问题。小山服装批发市场作为“全国百强市场”,始建于1993年,目前主体房屋危旧破损、管路老化,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又如建国路市场市政管网建设先天不足,加之年久失修,常有积水出现,对市场形象和正常营运造成一定影响。另外部分市场在建设初期对进出口通道、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问题考虑不够充分,致使市场及周边拥堵现象严重。

(四)体制模式较为单一

近年来我区市场的发展建设受市场运作体制局限,开发及运营模式较为单一,特别是新建市场多以“房地产开发”模式为主,市场开发者侧重摊位租售,对市场运作、经营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指导,市场发展乏力。一方面市场主体责任缺位。由于市场主办方对市场物业管理、食品安全、交易秩序等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只有先期一次性投入,没有后续配套维护,“重开发、轻管理,重利益、轻服务”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缺乏市场竞争合力。房地产开发模式势必造成产权分散,导致市场业主各行其是,削弱了市场整体竞争力。如小山服装批发市场主体改造已迫在眉睫,由于产权分散,业主意见不统一,几次启动都被迫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提升与发展。

(五)传统意义的繁商优势已经弱化

一是市场资源有所流失。近年来,由于在城市拆迁改造中未能及时采取安置措施,造成部分市场商户分散甚至流入其他县区。2013年果品批发市场和南新道水产市场的搬迁约减少年市场成交额30多亿元,占全区的10%。当前受世园会周边改造和复兴路拓宽影响,吉祥旧物交易市场、吉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正在搬迁改造,如不能妥善安置,将对市场及其商圈稳定造成影响。二是品牌效应逐渐减弱。区内老字号的传统品牌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所减弱。荷花坑市场2013年市场成交额为74亿元,同比增长2.8%,远远低于2004年至2009年年均25%的增幅水平,该市场在全国农副产品交易额排名榜中从2000年全国20强排名第8位降至2013年全国50强排名第25位。另外,建国路市场作为90年代服装、小百集散品牌市场,现190个商户中有30%维持经营、30%亏损,曾经的市场繁荣与今日的冷落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六)市场发展环境亟待完善

一是监督管理相对无序。市场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我区虽然对市场整体监管设置了专门机构,但由于职责划分不甚清晰、权责未统一,使监管职能弱化,造成宏观上不能及时统筹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实施有序全面管理,形成了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街、市场主办方“多方共管”却又存在“监管空白”的局面。二是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由于行政执法部门在市场监管中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力度不够,使得马路市场成为干扰市场正常秩序的一个“顽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反复治理,反复反弹。三是政策刺激仍显不足。虽然我区2012年已制定出台《新建大型专业市场招商奖励办法》,但由于政策门槛较高,实际操作较为困难,对招商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四是服务意识较为淡薄。个别职能部门无视市场管理的社会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仍有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一)统筹科学规划,引导市场发展

建议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按照统筹兼顾、规划先导的原则,尽快制定全区市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一方面在市场发展布局上充分考虑现有市场资源和市场供需关系,严把审批关,准确定位,建立民意调查、市场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避免重复建设、过渡竞争和资源浪费,科学规划布局。另一方面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整合提升现有市场资源,充分发挥传统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构建适应城市化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市场功能

一是尽快实施修缮改造。应对全区市场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尽快制定修缮改造计划。特别是加大对早期建设且急需修缮市场的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市场经营主体、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促进现有市场的改造提升。二是提高基础设施标准。着手建立市场建设基础设施规范标准,在市场建设前对主体、管网、路网、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进行长远科学规划,避免二次投入建设。

(三)创新开发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建议区委、区政府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注重以市场为主导探索实施多种市场开发模式,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避免由开发模式单一带来的发展弊端。同时鼓励引进专业市场经营企业,推进现代化运行机制,盘活现有市场资源,激发市场活力。

(四)整合提升资源,打造市场品牌

一是保持原有市场优势。在对市场进行拆迁改造时,注重考虑市场原有商圈价值,采取有力措施,妥善保留市场资源。鉴于小山服装批发、小百批发、建国路一条街等市场具有一定商业基础和优势,可谋划建设服装、轻纺、小商品集散基地,打造专业“市场群”。二是提升市场品牌效应建议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多措并举,协助市场加大二次招商力度,在市场培育期内提高入驻水平。通过利用传媒、推介等渠道加大对区内市场的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打造现代市场品牌优势。三是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建议利用唐曹公路、205国道等交通优势,提前建设培育一批设施齐全、管理先进、具有规模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旧货交易市场等现代化专业市场,既可承接区内老品牌市场发展空间的不足,又能提升拉动我区经济商圈氛围。

(五)加强行政管理,优化市场环境

一是健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加强责任督导,建立全区市场动态管理台账,通过使用多媒体市场信息查询、市场监控等现代设施设备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加大对市场秩序、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治理力度,实现执法常态化,确保市场正常规范运行。三是提供政策支持。结合区情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真正发挥政策对激发市场活力的促进作用。四是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行政部门的服务与责任意识,倡导“亲情”服务,为市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路南区委员会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tslnzx.gov.cn

冀ICP备12013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