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稻地镇成建制划归路南,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而言,势必产生积极深远影响,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路南发展集中度,促进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更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有效破解长期以来因地域狭小带来的发展瓶颈制约。同时,如何使稻地镇迅速融入全面城市化建设进程,符合市中心区向东南方向拓展的总体布局,加快做好稻地镇纳入全市主城区规划工作迫在眉睫。为此建议:
一、树立超前意识,做好整体规划工作。稻地镇整体规划要结合全市推动双核城市发展格局,结合路南区发展实际,强化立体规划、多元规划、持续规划理念,把近期建设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统筹考虑稻地镇与路南区在基础配套、产业对接、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互促共进,充分预见城市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增强规划前瞻性,一方面要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一方面要为实现全面城市化预留充足发展空间。
二、博采众家之长,提高规划科学化水平。尽快启动东南向发展详细规划和稻地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本着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尊重规律原则,聘请知名规划机构和专家,充分论证、高起点编制规划,实行严格的规划评审,以广纳百家之言、百家谏言,形成科学的规划方案。
三、优化产业布局,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规划中要统筹考虑管辖范围调整给路南区带来的土地资源、产业基础优势变化,构建全新产业布局。应以稻地镇为主阵地,规划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同时,应适时在稻地镇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园,吸纳整合路南中心区工业企业逐步外迁,通过扶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适应的现代城市工业体系。
四、突出地域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掘稻地镇历史文化传承,将历史、人文、生态、商业等元素有机融入规划之中,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等方面体现文化特征,彰显文化特色,以文化塑造城市灵魂,靠特色打造区域名片。同时,充分发掘、认真规划稻地镇历史资源的开发建设,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有机结合,为路南发展城市特色旅游产业巩固基础。
五、强化生态建设,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在稻地镇规划建设中,要遵循污染物总量控制,对水质污染、农业污染垃圾、大气污染和河道进行治理,以建设生态城区为目标,把农村分散的经济活动集中到城镇,在区域范围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公共服务设施向城镇集中,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