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传达贯彻提纲
一、会议概况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形势下召开的。大会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开幕会上,贾庆林主席代表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林文漪副主席作了关于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参加分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回良玉、刘云山、张德江等领导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大会发言。
本次会议会期10天。共安排5次全体会议,包括开幕会、闭幕会和3次大会发言。共安排11次小组(联组)讨论,其中界别联组讨论1次。安排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各1次。全体委员列席人大全体会议3次。委员们围绕会议主题广泛交流,共谋国是,积极建言献策,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
会议期间,共收到大会发言833篇。48名委员分别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统战政协工作”为主题,作了大会口头发言。共收到委员大会提案6069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5651件,举办2场提案现场交办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来稿1341篇,委员和群众来信11397件,来访17批38人次。
二、会议主要精神
(一)贾庆林主席所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贾庆林主席的报告由“2011年工作回顾”和“2012年工作部署”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一是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紧扣主题主线协商议政,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围绕文化建设献计出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四是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广泛凝心聚力,加强同港澳、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六是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七是坚持强基固本,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第二部分从六个方面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积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三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不断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五是继续深化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六是切实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林文漪副主席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主要精神
林文漪副主席的报告,从围绕主题主线、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稳定等方面总结了提案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做好2012年提案工作作了明确部署。
三、委员讨论情况
(一)关于经济建设
把握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进”应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的提高上,敢于承受适度调低的增长;加紧理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利益分配关系,坚持金融服务实业的价值取向;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实行“多予少取”的方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将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紧密结合,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
(二)关于政治建设
加快政府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加强重大决策出台前的论证和社会风险评估,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公开,充分发挥司法作为社会免疫系统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继续推进“三公”经费公开,深化公车改革,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的审计,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媒体监督;加强宗教人才培养,依法完善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
(三)关于文化建设
落实好“文化惠民”工程,科学合理地建设一批实用型、有特色的图书馆、艺术馆,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建有所用”;统筹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和发展规划,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落实。
(四)关于社会建设
继续完善自谋职业政策,鼓励网络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整顿劳务派遣市场;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就业权利,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规范慈善事业发展,发挥其在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尽快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强化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管,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公立医院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健全财政补偿机制,走出“以药补医”困局;抓好保障房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房退出和上市流通机制;调控房地产要注重存量,切勿为“保刚需”而“松调控”。
(五)关于政协工作
细化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与程序,适时出台实施意见;在开展专题协商的基础上,创建“界别协商”机制;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明确具体可行的操作规范,提高民主监督的成效;科学合理地调整人民政协界别,最大限度地把新社会阶层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吸纳入政协组织;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健全政协委员产生、退出和管理制度;将人民政协理论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计划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驻冀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情况
驻冀31位全国政协委员全部参加会议。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田向利列席会议。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驻冀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108份。
五、贯彻会议精神的意见
结合区政协2012年工作要点,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是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召开常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同时,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采取不同形式,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会议精神同贯彻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区域率先优化。
二是广泛凝聚力量助推科学发展。置身大局谋划思路,开展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发挥作用。一是坚持一个总要求:坚持谋全局,固基础,抓项目,强管理,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使政协工作始终与区委要求保持一致。二是坚持一个总目标:实现区域率先优化。把创先争优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在全区重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自觉做表率,主动争头牌,敢于创特色,切实做到争前争先不争名、求真求实不求闲、负重负责不负民,以实际行动做好履职有为、岗位建功等各项工作。三是坚持一个总原则:主动作为。履行职责要站位全局,不断强化“有所作为”的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代表性强的优势,依靠各界委员的力量,谋划发展思路,寻求发展路径,为路南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努力提高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全国政协提出的“三个着力”(着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议政建言质量,着力突出社会服务实效)的要求,在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履职有为、岗位建功”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全面深入地回顾七届区政协的工作历程,认真总结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谋划思路,传承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